找到相关内容3782篇,用时10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茶道

    通过品饮武夷山茶,可以体会中庸,从而砥砺茶,努力攀登中庸之道,而做仁人君子,这正是“人品即茶品,品茶即品人。”   佛教以茶助禅   茶,因缘深长;自古就有“茶佛一味”的说法。查有史以来,...吃茶去”偈语典出自这样一个佛禅的故事,唐代赵州(河北赵县)观音院有个从谂禅师,尊称“赵州古”。他每说话之前,总要说一声“吃茶去”。天心禅寺茶堂(天心茶室)的石阶旁有赵朴初大师书写的碑刻云:“千言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1971498.html
  • 茶禅七日

    监召大和尚到安土讲法,绍喜以信长“火焚比睿山,杀老幼弱者千人,不同道”而拒绝前往,率百余弟子闭居惠林寺。信长闻之大怒,下令“蒸煎”,关东直属的甲斐攻略军千余人将寺庙团团围住,堆薪引火,想逼众僧投降。...茶禅七日  (友人)今川义继·作   特别声明:如欲转载,请先征得本站同意。   一、一期一会  二、吃茶去  三、独坐观念茶禅一味  四、逢佛杀佛  五、渔夫生涯竹一竿  六、泥中莲花  七、...

    今川义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471524.html
  • 演慈法师:弥勒信仰概述(2)

    大士继承释迦,传授三宝到此地,所以才有结弥勒因缘的风气。   传记说明:法显到师子国时,听一位天竺道人,说明贤劫千共用一,并说明弥勒下生初转法轮,三会龙华度释迦佛遗法中弟子,并度弥勒有缘的人。 ...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 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  时诸梵志见闻此事白佛言:“世尊!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,无异,于何所初发道心受持谁经?唯愿天尊,为我解说。”   告式干梵志:汝今谛听善...

    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8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对律宗之影响

    ,“种子”思想也是佛性结合在一起,可以说种子即是指本有的佛性。如净影寺慧远说:  所言“种”者,众生自实如来藏性,出生大觉,为本,称之为“种”。种犹因也,故(《涅槃》)经言:“云何名性?性者,... 五性之中,定性声闻、定性缘觉及无性三者,皆无种子,毕竟不能成佛。这种说法,当时大多数人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都能成佛的思想背道而驰,很难使中国化了的佛教徒接纳。据载,首先发难的是曾经担任玄奘译场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873472.html
  • 略谈汉文大藏经的编藏理路及其演变

    古写本藏经的调查研究,也充分证明了写本藏经的流变性这一特征。充分重视研究写本佛典的流变性,全面评价它在中国佛教发展中的地位,是佛教文献学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。 会昌废后全国藏经以《开元释教录·入...将更加重要。因为这说明当时的僧人已经非常清醒地把法作为、僧并立的亘古永存的真理。即使三宝观念在释迦牟尼时代尚未形成,可以设想,第一结集的成果,对三宝观念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。 印度佛教此后的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略谈汉文大藏经的编藏理路及其演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4073639.html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。 三、 慈悲无我 社会和睦 佛教认为,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本性清净,众生本无差别。如有差别,则在于一迷一悟,迷即众生,悟即是。而所谓悟的根本内容,就是能“自净其心”。只有内心平和安定,才...国家。对佛教来说,、法、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、证得菩提、获得解脱,因此,三宝之恩不可不报。从以上可以看出,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,是教育我们从内心深处建立感恩、报恩的观念,和善对待一切,建设和谐社会是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略论大乘《大般涅盘经》的传译

    译者。法显大跋陀合译的《  摩诃僧祇律》,情形亦颇相似。因此我们现在把此经看  作法显、大跋陀、宝云合译也许比较合理。  (9)有关《后分》,下面将要讨论到。  (10)见汤山明书,pp.9-13...经名之后引了上面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中的这一段内容  ,然后写道:  今寻此经,《长阿含》初分《游行经》少分相似,  而不全同。经中复言法身长存,常乐我净,菩萨境  界,非二乘所知,《大涅盘》...

    王邦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473964.html
  • 台湾传统佛教建筑空间的儒释道混合特质

    是经过了那些变化?或是直  接的说,本文背后的企图是于台湾宗教建筑之中,找寻台湾  教建筑的定位。  于行文之初,必须说明的是,在台湾常被特别提出的「在  家佛教」之斋教。其教义虽加入了儒教道教的...许多小院层层拼起。至于小寺则多为四合院乃至三合院随  处散布。(图—1)  另外,因为、道有密切的关系,在此也一并引用刘氏对  道教建筑的看法,  ──────  注2:印度宗教之一,以苦行禁欲为...

    黄兰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0473975.html
  • 再论《妙法莲华经》之“十如是”译文

    整体,必须作整段的理解。在《妙法华.方便品》中,「诸法实相」是至为深奥难解的法义,唯有诸佛才能了知,「十如是」即是对「诸法实相」之十个面向的描述:  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,唯佛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...舍利弗!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,舍利弗!唯佛说法,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。舍利弗!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:何等法、云何法、何似法、何相法、何体法。何等、云何、何似、何相、何体,如是等一切法如来现见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074004.html
  • 阿毗达磨泛论

    制作源渊,颇有异论  。或谓出于说,经律同,如旧时上座部、一切有部等小  乘,以及有部相关之大乘,皆主此说。或谓非是说,但  后人造,如小乘中后起之经量部,以及今人考证 (注 1),  皆主此...,皆无当矣。   以阿毘达磨为类名经律二藏对称,事实晚出。阿毘达  磨本意云对法,乃对教说解释之一种  184页  法门,在世时,弟子间盛为应用,佛亦从而奖励之。其形  式则或法数分类,或诸门解析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2.html